文章详情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章详情

我与文学的缘分

图片丢失 Jeyrce.Lu 发表于:2020年8月3日 21:56 分类:【散文 3007次阅读

        自汉朝以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到近代新文学运动,现如今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中华民族的文学史已传承千年,诸子百家的作品灿若星辰,是中华文化最为璀璨的一部分。

        我在骨子里是热爱文学的,虽然如今工作都是接触一些高新科技,但我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阅读一些作品,也会时不时的抽点时间来写一篇文章,文学总能带给我心灵的安静。我本身并非书香世家,并非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有着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文学的缘分得益于学生时代遇到的几位老师的提点。

启蒙,培养文学兴趣。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一东》

        早在小学的时候,有一位语文老师在我的心中埋下了文学的种子,已经十多年不曾见过,但至今记忆犹新。王老师,笔墨常伴左右,一手板正隽永的毛笔字颇有古代大家风范,在乡里之间广为称道。小学时间有三年都是我的语文老师,在此期间培养了我的文学兴趣。幼小年纪自然无法理解文学中的深刻哲理,但对朗朗上口的句子总能很快记住。如上文《声律启蒙》篇,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不同于其他老师讲课时的按部就班,王老师在上课时,每每讲到和文学相关的地方,总会停下来加以引申。有一次,在讲到鲁迅先生在课堂上答私塾先生对子时,即兴在黑板上出一上联:“门盈喜气喜盈门”,让我们尝试作答下联一番。当时经过一番思索答曰:“新年过节过年新”,从字形上对仗了,但是在字义词性上却是差强人意的,不过王老师也给了肯定;王老师并没有否定我的答案,而是慢慢引导我,告知我词性上差异和句意的搭配,后来我交出了较为完善的作答:“家进财宝财进家”。在其间,王老师在讲到一些古诗词也会让我们尽量背诵,努力的带着我们领略古人们流觞曲水的情调、精工刻画的事物、一草一木中蕴含的哲理;讲到书法文章的时候,有时还会拿出自己的笔墨纸砚在课堂上写几个字,给我们讲汉字书法的瑰美;不过八九岁懵懂的年纪又哪能领略的了这么多呢?但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心中毕竟留下了深刻文学的影子,“题好一半文”——这是王老师在强调作文题目重要性时的总结,现如今在我脑海也挥洒不去。

积累,建立文学素养。

        文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东西,中学时期则是对所有的文学题材有了一些系统的、总体的把握和了解。如一篇记叙文,他需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在叙述事情前因后果的过程中呢,为了提起读者兴趣又有一些技巧,我们可以选择倒叙、插叙、顺序的记叙方式;在每一阶段传给读者信息时,我们又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采用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进行细节描写时我们可以使用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的方式,将一个人的性格、内心活动描写的活灵活现让读者有真实的代入感;在环境描写上我们可以介绍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可介绍当时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烘托出整个故事整体氛围;更抽象的层面,我们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具体;使用夸张来让感情表达更加突出;使用排比、对偶让文章读来更加朗朗上口;使用反复来强调某个观点意图;使用对比来让要称赞的优点更优,要贬低的缺点更缺;使用反问来更加铿锵有力的来表露自己的观点;使用引用来让你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也显得你更加有文采。明白了这些,所有的阅读理解也罢,作文也罢,实际上的手法套路都是想通的,我们作为读者就能去进一步揣摩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作者要传达的思想;我们作为作者就能写出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生动形象具体有说服力的文章,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这些大致都是中学时代逐步建立起来的文学的素养,可以说是包含了记叙文的全部手法技巧要点,更直白的将也就是记叙文的“套路”。之后也接触过不少其他题材的文章,如为别人介绍一件事物的说明文、描写一段景色的状物文、介绍一个人的传记、表述或论证一个观点的议论文、描绘一段故事的小说等等,手法技巧也全然不外乎那些。各种文体作用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将想说的话传递给读者。

        在这众多文学体裁中,我对其中几种格外偏爱。其一,也是我如今自己写作最多的文章体裁——散文;形散神聚,文章不讲究韵律,写法自由灵活,结构不拘一格,文章无需华丽辞藻,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其二,则是我最喜欢阅读的文体——小说;不直接给人讲道理,而是讲道理包含在一段故事中,塑造一个个或正面或反面鲜活的人物形象,故事中的哲理往往隐晦深刻而发人深省,一旦你欣赏了某个角色身上所具有的品格,你往往会想着自己化身为一个角色去经历这段故事,而你厌恶了某一个角色,你可能恨不能穿破现实和虚拟的限制,让那个角色从故事中消失。其三,相比于小说中蕴含的道理更加直白的坦露出来——议论文;小说毕竟是表达比较隐晦的,需要读者去仔细揣摩,而议论文就是直白的给人讲道理,就是要将某个观点传达给你让你信服;就如一段含沙射影的陈述远不如一场酣畅淋漓的演讲更让人激昂,有时候直白一点更容易达到目的。但是议论文对于读者情感的把控却是需要功力的,提出一个论点后需要使用几个论据来证明你的观点,倘若论述不充分不足以让人信服那就适得其反成为一种无能咆哮了,现时代网络上各种“愤青”、“喷子”大多是此之流。

加深,徜徉中外文化。

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 
《回文诗》———— 秦观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高中时代,一个青涩躁动的年纪,更加喜欢阅读了,随着阅读面的扩展,我则是接触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高中时代有一位陈老师,看上去和众多的妇女没什么区别,但是却对文学饱含深情。这位老师和小学时候的王老师比较像,讲课绝不是按部就班的,讲到一些典故、一些传统文化时,总会停下来提上一两句古人的故事,并且和现实的一些场景加以联系,让我们能感受到文学和历史时代的关联,和现如今的情况对比来了解历史文化的演进。当讲到《滕王阁序》时,陈老师曾动情的介绍了王勃作为唐初四杰的一些故事,在写作此文时的一气呵成的绝代风采,文章中通篇都是典故,全文有广阔壮丽的自然景观描绘,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际遇,最后以恭谦之词做结表达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和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全篇骈文,长短结合,几乎通篇典故,实在是文采华章之大成。陈老师在带着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时,就像是一个“小迷妹”遇到偶像般的崇拜和赞叹,很难想象这个是一个30多岁已婚妇女的神态。偶尔也会将一些课本之外的作品带到课堂上让大家根则一起欣赏;如一次在课堂上分享秦观回信苏轼描述自己外出游玩的回文诗,全文十四字咋看不成文章,所有字使用两次14字组成一首七言绝句,读来妙趣横生。

        陈老师鼓励阅读,当时我也接触到了不少的中外名著,从中也体会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中国人骨子里是讲究内敛含蓄、谦逊平和的,因此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也是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一些环境的变换来衬托出情感的变化,反映出人物内心对于一件事物的喜好或厌恶、亲近和疏远的变化,外国名著则没有那么绕,我喜欢某一事物、讨厌某一人物我就是要直接说出来,更加直白的去表露内心情感。每当阅读外国名著感觉有所困惑,或不知意图时,陈老师便经常将中国的名著中一些经典细节用以对比,让我理解其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升华,感受文学之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少年时代的学堂上也读了不少的诗词歌赋,能背诵者不知几何,然终究是一知半解,从字句中得来的思感也不过是在前人的解读之上罢了。大学时代一门选修课,相比于从小到大上的语文课,课堂是那么轻松,每堂课欣赏一首诗词一学期下来也不过十余篇章而已,欧阳老师却带我真正领路了唐诗宋词。

        诗必言唐,词必言宋,唐代是诗的巅峰,而宋代是词的高峰,故有“唐诗宋词”之说。古人写诗内容多为正经的事,填词内容多为艳科,而写曲就是露骨的描写了。读关汉卿的《新水令》组词就是佐证。因而词最早以风花雪月居多,题材较为局限。所以早期有“诗庄词媚曲艳”之说。故而早期的词作修辞婉转、表现细腻。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然至北宋时期,有一奇男子寄自己壮阔的一生与词作,于婉约派中独出心裁,以诗为词,大大拓宽了词的领域。苏轼以诗入词,首开豪放之风,以致于词作的风格渐趋于阳刚之气。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一位武夫,他以武起身了却君王天下事,却最终成就文业;他的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美,既有家国大爱又有儿女情长;既有豪情万丈,又有柔肠百结;既有凌云之志,又有生活意趣。这是一个文艺的武夫。

        从南唐后主到违命侯,再到一代词宗,生命赋予了李煜独特的轨迹;作为君主,雕栏玉砌、锦衣玉食、浓词艳曲中,他任情放纵;作为词人,从九五之尊到西楼独客,人生的跌宕起伏之间,他伤情难消。

        与李煜不同,仓央嘉措本为万人供奉的僧人,却成为一名流连市井的风流浪子;二十四载的短暂人生充满传奇色彩,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透过婉丽隽永、明净澄澈、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我仿佛看见一个才华横溢、一个因爱生恨陷入感情漩涡而无法自拔的多情男子。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中华文坛千年,其中的女词人寥寥无几,如李清照这般才貌双全而又兼具人格魅力的才女更是凤毛麟角。她存世作品并不多,但仅凭诗词便可和唐宋八大家相提并论。她的一生,既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亦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洒脱;既有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的欢愉,亦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彻骨悲凉。生不能一睹千古第一才女的绝代风华,实乃憾事。

        相比于学生时代,如今的我已经很少阅读文学作品了,缺少了流觞曲水、举杯邀月的兴致,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不进则退、一去不返的浪潮;一边是亭台楼阁水榭,一边是高楼大厦厂房,一个是容身之所,一个是心之所安。不过,一个IT理工男的朋友圈晒出的尽是诗词歌赋,这多少显得有些违和了。


版权声明 本文属于本站  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本站及作者所有,请尊重作者的创作成果,转载、引用自觉附上本文永久地址: http://blog.lujianxin.com/x/art/evv19plffeco

文章评论区

作者名片

图片丢失
  • 作者昵称:Jeyrce.Lu
  • 原创文章:61篇
  • 转载文章:3篇
  • 加入本站:2004天

站点信息

  • 运行天数:2005天
  • 累计访问:164169人次
  • 今日访问:0人次
  • 原创文章:69篇
  • 转载文章:4篇
  • 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新信息